南京六合:校车护航,开启新学期温暖旅程
发布时间:2025-02-24 文章来源:六合客运公司 浏览量:5
2025年2月13日,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,当天最低气温零下1度,寒风瑟瑟。一辆辆“大鼻子”校车缓缓驶来,车身明黄,在乡村的道路上格外醒目。车内暖意融融,这些校车承载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想,在严格的管理与驾驶员们的悉心守护下,为学生们提供安全、贴心的服务。
清晨六点半:金陵中学鹭岛分校,新校车新风貌
清晨六点半,金陵中学鹭岛分校的校园内,20辆崭新的校车整齐排列,车身锃亮,在晨曦中散发着活力。校车驾驶员们早已到岗,进行着发车前的车辆检查工作。
在这些驾驶员中,陈书红格外引人注目。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女驾驶员,陈书红从事校车驾驶工作已有多年。她负责两条线路的学生接送任务,第一趟前往雨荷苑接送30名学生,第二趟驶向茉莉南苑接17名学生。
陈书红认真地检查着车辆的每一个部件,从轮胎到仪表盘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“孩子们的安全都系在我身上,容不得一丝马虎。”她说道。在学生上车时,她微笑着引导学生有序登车,并细心地提醒孩子们系好安全带。“小朋友们,慢慢来,别着急,上车后记得系好安全带哦!”她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着孩子们的心。
在随车老师的协同下,陈书红逐一核对学生人数,确认无误后,车辆缓缓启动。一路上,她始终保持谨慎驾驶,车速低于40码,稳稳地行驶在道路上。陈书红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,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,也从未接到一起服务投诉。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校车驾驶员的责任与担当,成为孩子们心中值得信赖的“校车阿姨”。
特殊教育学校,爱与责任的坚守
在特殊教育学校门口,张晨驾驶的校车缓缓停下。张晨,这位有着13年校车驾驶经历的驾驶员,负责接送6 - 7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。
这些学生有视力障碍、听力障碍、肢体残疾,还有患有自闭症的。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,张晨总是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。对于视力障碍的学生,他提前下车,小心翼翼地牵起他们的手,一步一步引导其安全下车,嘴里还不时说着:“小心台阶,这边走。”对于听力障碍的学生,他努力学习基础手语,通过简单手势和文字与孩子们沟通。而遇到自闭症孩子情绪不稳定时,他用温柔的话语和耐心的陪伴安抚他们。
张晨不仅负责日常接送,还肩负送学生去康复中心的任务。为了确保孩子们能按时、安全地到达康复中心,他每次都会提前检查校车的状况,从车辆的机械性能到车内的卫生环境,都一丝不苟。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,张晨收获了“张叔叔”“校车爸爸”等亲切称呼。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一句“谢谢”,都能让他倍感温暖,坚定继续守护的决心。他用自己的爱与责任,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,让他们的求学路不再艰难。
下午三点半:龙袍小学,护送学生踏上归程
下午三点半,龙袍小学的放学铃声响起,孙家斌驾驶的校车早已静静等候。在这所学校的“农场线”校车上,孙家斌已默默耕耘了十三个春秋。
在孩子们眼中,孙家斌是个爱笑、热心的叔叔。他会在上车前为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;会在车辆到达后抱他们下车;会不时的给他们巧克力奖励他们在车上乖乖的;会在车上准备个心愿箱,满足孩子们的小愿望……他记得每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的电话,方便联系家长到站点接送孩子,也方便他在气候变化时发出暖心提醒;家长们说,坐孙师傅的车,稳!孩子都不晕车了。孩子们说,孙叔叔笑起来眼睛里有星星……
十三年来,漫长的时间见证了准时的守候,孙家斌驾驶的校车从龙袍中心小学出发,途经场部西、长江社区等七个站点,最终到达东大坝桥站。他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,严格控制车速,他常说:“校车最高时速40码,不快,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。” 除了驾驶技术娴熟、行车习惯良好,他还心怀大爱。在南京第一届和第二届“最美座驾、金陵榜样”活动中,凭借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出色的表现,他连续两届荣获殊荣。在日常生活里,他还积极发动爱心人士,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购置学习用品。在孙家斌的悉心护送下,孩子们安全抵达家中,与家长温馨团聚。看着这一幕幕温暖的场景,孙家斌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在开学第一天,南京六合120辆校车的驾驶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,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,为孩子们的求学路保驾护航,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。在严格的管理和驾驶员们的共同努力下,六合校车将继续陪伴孩子们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(张承)